项目在定目标的时候,总是想多快好省,据官方统计,平均每三个项目有一个是无果而终的,31.1%的项目被中途取消。52.7%的项目只实现了一部分功能,而且既超预算又超期。只有16.2%的项目能够按时按预算实现预定的成果。
实现了预定成果,算不算项目成功?不一定,你看诺基亚系列手机按时按预算做完了,最后却没有市场。实际上项目真正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呢?只有1.9%,所以项目创业成功率很低,路是比较不顺的。
01
导致项目失败的因素是哪一些?来自于瑞士苏伊士大学给出了一个著名的报告,他调研全球14000个项目,得到的结果是:大部分项目失败了,技术因素只占4%,而导致项目失败的所有因素里面,目标不清晰占21%、人员问题占11%、组织问题占33%、管理问题占15%,还有配套采购,以及部门配合的问题。
项目失败基本上管理者承担的责任占多数,而具体做事的人承担的责任占少数。
项目成功与否,定对目标很重要,领导决策很重要,同意不?但是在中国只要项目失败了,领导经常追究谁的责任?总是追究下属的责任。其实领导自己的责任往往更大,在国外85%以上的责任,应该由高层管理者承担。项目的责任,只有55%以下的责任,应该让具体做事的人承担责任。不过,这个原则在中国也只能说说而已。
项目很难做,除了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,变更不可避免,还有目标过高,项目人员的挫败感强,心理压力大,缺乏各种系统化思维、科学指导,以及因为跨部门、负责人权利不对等一系列因素。其实,这些问题是全球普遍存在的,这里要谈到的是中国特色问题——项目管理多是在试错中成长,过度经验化。
02
进步有两种方式:一种人是让行动走在思维前面,即经历什么得到什么,行动在前思维在后,这是经验主义。一种人是让行动走到思维后面,即学到什么得到什么,用思维引导行为,这是科学主义。
大部分中国人在做项目的时候强调经验主义。每当领导或管理人提需求、提方向的时候,很多工程师会说:“你没干过,我的情况你不了解”或者“You can you up,你行你来干”,他们凭经验做事,谁提要求就怼谁,这是典型的思维走在行动后面。
但是国外的不一样,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(Dmitri Mendeleev)于1869年发明周期表的时候有一百多种元素,但刚开始他只找到了20多种。
他是这么说的:这是我思维推导出来的结果,即使现在这个格子里面是空着的,没关系,空着我也告诉你它是什么元素,这个元素里面有多少原子核、里面多少中子、质子都是怎么排列的,有什么属性,你想实现什么功能,你就去找这个元素,现在之所以找不到,是因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比较低……
当时他所在的国家选择了相信他,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发展。这就是思维在前,行动在后,用科学逻辑推演出的结果。
也许你会说,“那经验有没有用?”当然有用,它增加了我们对项目的感性认识。不过,请你思考一下:在项目这个问题上,是中国人经验多,还是美国人多?我们从秦始皇时期久开始做项目了,2000多年我们一直在做,时间和经验远远超过他们。但为什么做项目的方法全是美国的,不管是管理方法,还是自然科学本身。因为咱们中国人强调经验,但不认真总结经验,而且经验总结基本上都是模糊的,不可用的。
比如同样是做菜这件事,中国人会告诉你“盐少许、味精适量、中火”,如果要弄明白,就得把前人犯的所有错误都犯一遍,才能达到前人的水平。为什么中国进步的速度比较慢,不是因为我们经验少,而是因为我们的经验不管用,很费解。
在国外,即使小学毕业的人,也可以在全球把麦当劳做成一个味,因为麦当劳有明确的要求和方法:在多少温度加多少盐,加多少味精,说的很清楚,很容易就达到前人的水平。外国人看到中国的菜谱,不要说读完小学,你拿到学士,博士也不管用。摸索式前行,所有的错误再犯一遍,所以咱们的积累速度远远比别人慢!
另外,中国人从来不重视写文档,一件事做完就做完了,不总结。比如工程师写完代码以后从来不写公式,最后导致什么结果,自己能看懂,别人看不懂。更重要的是,现在能看懂,三个月以后他也看不懂了。三个月以后做另外一个项目还需要这个功能,重新再来一遍,痛不痛苦!而且这个人走之后,下一个接岗的更痛苦。
现在还有一些公司存在这种情况,你做这个项目犯这个错,换个人来做也是这个错。大家都在学习什么新的管理理念,其实你只要把重复犯错这个事管住,我认为就成功了一半。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再经历一遍,估计项目都已经死了。
我们做的多,但总结的少,相关数据积累不多,缺乏分析总结,以至于同一个错误反复发生。作为项目管理人,要善于引导团队总结和自我总结,另外说出来的话必须是让别人能够准确理解的,传授的方法是不犯错能够达到水平的方法。
大多数项目经理不仅只凭直觉管理,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浅薄,他们还鄙视正规的项目管理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,相信大家都会打羽毛球,但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,差别是很大的。
为什么这样说?在做事情之前,有专业人士给你指导,你能够避免很多问题。球打过来的时候,他会告诉你应该怎么接球,教你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,用什么角度,怎么控制距离……
这个训练是痛苦的,但是经过一番训练以后,只要按照他的来,水平都不低。没接受专业训练的人,可能也能打羽毛球,但是水平却很难提高,如果一开始养成了坏习惯,后期专业人士在教你的时候,会觉得特别扭,很难纠正。
做任何事情之前请教专业人士或者获取一些专业的意见,水平都会不一样。同样,创业之前请专业人士给你讲一讲,虽然不一定把你所有的问题都解决,但是能够让你避免很多的错误。
另外,也不是说只遇到了问题,才去解决问题就这么简单。遇到问题之前就应该解决问题。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好教,父母亲都很焦虑?因为中国的人都强调经验主义带来的问题,孩子出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,没出问题之前跟他讲他不信。
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?在没出问题之前想到解决办法,孩子3岁之前就应该学一学10岁之前跟孩子怎么相处。10岁以后,你应该学习了20岁之前的孩子怎么相处,你走在问题的前面,而不是在事后补救。不要做经验主义者,等自己吃了亏再去改变,要在在没吃亏之前就应该了解这里面有什么问题。
据统计中国每年经营大型项目数万个,资金数以千亿计(近年都在万亿),从事项目管理事业人员数百万;许多非专业管理人员正在管理数百万到数十亿人民币的项目。
项目管理思想、方法和系统在许多企业尚未建立,项目管理工具很少应用,严重拖期、普遍超支、重大事故频繁发生。
项目管理中经验固然重要,但在试错中成长总是不好的,过分迷信自己的经验会让我们走很多弯路。
而经过科学总结出来的知识,不同于朴素的个人经验。无论经验怎么丰富,都无法替代真正的知识。作为企业高管,要在项目之前,就要去学科学系统的知识,以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实际行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