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从选项看题意”是什么意思呢。我们经常发现题目选项和题干之间好像联系不大,比如我们在读题的时候头脑中已经预置了几个知识点,但是看到选项后感觉和我们之前认为要考的知识点似乎没什么关系,甚至怀疑是不是出错题了。其实笔者认为这是出题人提高题目难度的一种手段,故意将题目的内容“隐藏”了一部分信息,这部分信息被分散在了选项中,也就是靠选项来完整理解题意。
我们通过一道题来帮助大家理解一下:例1. 在为创建工作分解结构(WBS)而召开的研讨会期间,一位新的相关方要求在第一轮发布中添加一个新国家。在记录这项变更请求之后,项目经理下一步应该怎么做?
A. 估算增加范围的影响
B. 将新增加的范围更新到风险登记册中
C. 将该范围变更升级上报给项目发起人
D. 在问题日志中为该请求创建一个问题
我相信你在读题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可能的考点了:“在第一轮发布中添加一个新国家”可能是考沟通,也可能考相关方;“在为创建工作分解结构(WBS)而召开的研讨会期间”可能是考创建WBS过程;“记录这项变更请求之后”可能是考变更请求。
咦?好像不对。创建WBS是规划过程组,不用走变更流程,为啥还要提变更呢?不管,先往下看,看了选项再说。
A选项,这是指变更流程的前面步骤,不是说规划阶段不走变更流程么;
B选项,增加的范围为啥要更新到风险登记册中呢?
C选项,如果是变更,走流程就好了,为啥要上报给发起人呢?除非发起人在变更管理计划中有定义,否则直接上报是不妥当的;
D选项,人家只不过要求增加一个国家,这也不是冲突,也不是担心,也不是正义,也不是质量问题,创建成问题这也不合适啊。
更重要的是,A、B、C三个选项竟然都说是范围问题,这道题怎么看也不像是范围问题。各位同学,你们是不是这么考虑的?如果这么考虑的话,那就真没有正确答案了。但出题人就是想通过题目整体来考察考生的问题判断能力,也就是说这道题不仅仅看题干,理解上也要参考选项。从排除法的角度来看,最不靠谱的就是D选项,而剩下三个选项都和范围相关,也就是说,这道题就是考范围知识点。因为题目明确说明目前正在“创建WBS”,那么再根据选项中的内容结合来看,题干中的“添加一个新国家”,也就是说WBS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叫做“新国家”,如果这么考虑就通了。
那么变更请求能否说通呢?我们考虑一下,如果当前即使计划没有完成,要增加一个WBS部分,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对其它部分的影响,比如进度、成本等等。所以即使现在是在规划过程组,不需要走变更流程,也还是要评估一下影响的,那么这道题选A就说得通了,这道题想要告诉我们的意思也就明了了。解析:答案A。本题考创建WBS过程内容。当前的会议是为创建WBS而开,所以WBS还没有分解完成,也就是说项目管理计划还没有得到正式批准。而项目中增加的范围可能会对项目的其它目标产生影响,所以在增加范围钱,应该先进行相应的评估。之后再考虑风险。如果你已经明白我想说的内容,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你是否掌握了这种技巧:不一定是事中,有可能是事后
例2. 在审查已签署的项目文件时,项目经理注意到仅包含记录成功的文件。项目经理发现团队成员不愿意签署显示错误的文件。
项目经理下一步应该怎么做?
A. 执行一项审计以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错误
B. 召开实施后会议以完成项目文件
C. 实施认可与奖励制度,鼓励未来对错误进行报告
D. 通过关注文件价值的研讨会开始未来的项目
这道题你是怎么理解的?题目中有句话“项目经理发现团队成员不愿意签署显示错误的文件”,是不是认为现在项目经理想让团队成员签文件项目团队成员不签?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团队管理和相关方管理了。但是题目开头又说了“在审查已签署的项目文件时,项目经理注意到仅包含记录成功的文件”,这怎么看怎么像项目收尾了,收尾了为什么还让团队成员签文件呢?收尾了怎么做团队管理呢?
我们再从选项看,A选项要做审计,B选项要再实施后会议签署文件,C选项是涉及到认可和奖励,D选项是讨论未来项目。如果从收尾的角度来讲,这几项都有道理,那怎么选,是不是就没办法选了?那我们换一种思路,现在已经明确了收尾了,是不是“项目经理发现团队成员不愿意签署显示错误的文件”并不是指现在项目经理让成员签署文件,而是发现在之前让团队成员签署文件的时候有阻碍呢?如果这么想,我们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。其实项目经理现在是在进行反思、总结,发现了一个在项目中遇到的团队问题,由于项目已经收尾完成,也没有办法管理团队了,那么就在收尾的时候实施定义好的奖励机制,并制定在未来项目中避免出现这类问题的经验教训。
如果是这么考虑的话,我们发现这几个选项中只有C合适,其他几个选项都是针对“文件错误的” ,只有C是在收尾时和团队管理相关的。
解析:答案C。本题考规划资源管理输出—资源管理计划。团队成员不愿意签署错误文件,属于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,由于文件已经签署,没有办法修改以往的情况,那么需要对团队加以激励,来丰富项目文件,使用认可和奖励制度是最合适的。